医疗废物环保监管及管理措施

欧之科技 0 2024-10-08 18:08

一、医疗废物环保监管及管理措施

医疗废物的危害

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感染性废物、化学药剂和药品包装、放射性废物和尖锐物品等。这些废物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其中感染性废物有可能传播疾病,化学物品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而尖锐物品则存在刺伤风险。

医疗废物环保监管政策

为了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各国纷纷制定了医疗废物的环保监管政策。这些政策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健全的废物管理制度,包括废物分类、储存、运输和处理等方面的规定。同时,政府部门也加强了对医疗废物的监管力度,确保相关法规得到执行。

医疗废物环保检查内容

医疗废物环保检查是对医疗机构废物管理情况的定期检查,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废物分类:检查医疗机构的废物分类情况,包括感染性废物、化学药剂和药品包装、放射性废物和尖锐物品等的分类是否符合规定。
  2. 废物储存:检查医疗机构的废物储存设施是否符合要求,包括废物容器的密封性、防漏性以及储存区域的整洁和安全等。
  3. 废物运输:检查医疗机构的废物运输情况,包括废物的包装、标识以及运输车辆的选择和整洁度等。
  4. 废物处理:检查医疗机构的废物处理方式是否符合规定,包括是否委托符合资质的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以及处理过程中是否存在环境污染风险等。
  5. 记录和报告:检查医疗机构是否建立了废物管理的记录和报告制度,是否按照规定进行记录和报告,并且保存相应的相关资料。

医疗废物环保管理措施

为了提高医疗废物的环保管理水平,医疗机构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管理措施,包括:

  • 定期培训: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有关废物管理的培训,提高其对废物分类、储存、运输和处理等方面的认知。
  • 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医疗废物环保管理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相关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 资源综合利用:推广和应用医疗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如病理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和医疗废物的能源回收等,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合作共建:医疗机构可以与专业的废物处理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并执行废物管理方案,确保废物得到安全处理。

通过加强医疗废物的环保监管和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医疗废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对医疗废物的环保监管及管理措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医疗废物智慧管理平台由哪些组成?

医疗废物智慧监管平台主要由软件系统、智能终端、集中收集点视频监控装置等组成,智能终端也就是医疗废物采集终端设备是整个平台的核心和关键,变手动称量为自动称量,并给医疗废物贴上二维码,可将医疗废物从产生、收集到转运、处置等各个流程的各项数据实时扫码录入云端,做到医疗废物的种类、重量、转运轨迹等数据实时上传至平台,对收集的医疗废物进行定性定量定时的精细化管理,全过程数据实现信息化闭环管理,解决了既往数据采集不完整、手工填报易出错、穿着防护服操作不便等问题,避免转运过程中医疗废物非法处置和流失的风险。

三、智慧医疗废物收集:引领医疗废物管理的新时代

什么是智慧医疗废物收集?

智慧医疗废物收集是一种利用先进技术和互联网思维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的新模式。它通过使用智能设备和数据分析,对医疗机构产生的废物进行高效收集、分类和处理,从而降低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风险。

为什么需要智慧医疗废物收集?

  • 废物分类和处理要求更加严格: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各国对医疗废物的处理要求越来越高,采用传统方式难以满足废物分类和处理的需求。
  • 减少人工操作和错误:传统的废物收集和处理方式依靠人工操作,容易出现操作疏漏和人为错误,而智慧医疗废物收集可以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减少人为干预。
  • 提高工作效率:智慧医疗废物收集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废物信息的自动记录和实时监测,从而提高废物收集和处理的效率。

智慧医疗废物收集的关键技术

智慧医疗废物收集借助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从废物产生到最终处理的全程可追溯和智能化管理。其中,以下几个关键技术尤为重要:

  • 智能感知技术:通过智能感知设备和传感器,实时监测废物的产生和变化。
  • 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收集到的废物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废物的智能分类和处理。
  • 智能装备技术:利用智能装备,如智能垃圾桶、智能搬运设备等,实现废物的自动收集和输送。
  • 云计算技术:将废物数据存储到云端,并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析,为医疗机构提供可视化和智能化的废物管理服务。

智慧医疗废物收集的应用前景

智慧医疗废物收集在国内外医疗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它不仅可以减少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还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未来,随着智能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医疗废物收集将成为医疗废物管理的标准配置,为医疗废物管理带来更大的改变和进步。

结语

智慧医疗废物收集是引领医疗废物管理的新时代,它通过运用先进技术和创新思维,解决了废物分类和处理的难题,提高了废物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未来,智慧医疗废物收集将促进医疗废物管理的进一步发展,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健康。

四、医疗废物监管二维码如何弄?

答:医院废弃物核对后,每个医废袋都会贴上一张二维码,这个二维码中包涵了医疗废弃物的重量、来源、处理时间等信息,扫码机一扫,信息就同步上传到娄底市医疗医废智慧监管平台系统。一袋袋医疗废物被贴上二维码,通过手机上的APP能随时远程监管。

医疗废物监管二维码这样弄:

1.注册并登陆二维彩虹二维码官网。

2.在二维彩虹二维码首页上方菜单栏目中找到“你的网址”选项,并点击进入该选项。

3.在网址栏输入您希望通过扫描二维码来展示的网页链接。

4.生成动态二维码 。

5.美化二维码,可以对二维码的颜色进行自定义设置,还能设置渐变的颜色。最好使用深色,因为深色的二维码更容易被识别和扫描出来。

同时,还可以添加logo或者是头像在二维码上面。

6.下载和使用二维码。

五、什么是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废物分类及处理?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主要分为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药物性和化学性5类。主要处理方式有焚烧(回转窑、热解、等离子)和非焚烧(高温蒸汽、微波、化学)两种。

六、医疗废物来源?

简言之: 来源: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及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种类:感染性废物:如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等; 病理性废物:如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损伤性废物:医用针头、缝合针、手术刀、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药物性废物:废弃的药物、疫苗、血液制品等 化学性废物: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等。数量:一般以重量描述,因为要按重量收取处理费用。处置方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掩埋、焚烧等处理。现在一般都由政府指定专业公司进行回收处理,医疗单位交纳垃圾处理费即可。详细可查阅2003年国务院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卫生部、环保总局的《医疗垃圾分类目录》

七、药品智慧监管意义?

一、实现药品管理的量化与流程整合

  医院、药店的药房对于药品管理主要经过四个环节:入库、药品验收、药品摆放、药品发放,这些环节在日常操作上经常是时费力又无法确定各环节相关人员的责任,而且随着药品品种及采购批次种类越来越复杂,很容易出现对于药品管理上的混乱。

  故而只有通过对于药房管理系统的提升,强化对于整个药品在药店内部的流通环节的追踪和管控,合理化整合流程,对药品实行有效的质量管理,才能理顺整个药房药品管理,保证责任到人,也可以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二、加强药房库存管理,保证帐物相符

  药品药材的盘点过程是诊所药店药品物流管理的核心业务,通过每月月末的盘点,系统通过上月末库存盘点结存情况,结合本月所有药品出入库流水记录,计算出本月末理论应盘结果,药剂科通过核算货位库存情况,与系统理论结果进行核算,若出现实物数量与账面数量不符的情况,则需完成盈亏计算,并由库存维护人员对账目进行修正,将盈亏表及分析报告呈送药剂科和财务科审核。

  业务的需求造成盘点工作的劳动强度很大,并且容易产生差错率,通过信息化的盘点软件可以使得盘点周期缩短,操作难度减小,工作效率提升,从而保证账目及时调整,保证帐物相符,保障药品的发放。

  三、运用更多新技术,提高服务质量

  药店实行信息管理系统后,为门诊药房的窗口调剂带来突变性的进步。信息化通过更加紧密的整个门诊业务流程,縮短病人计价、交费、取药的时间,使调剂人员有更多精力和时间提高加强药品发放核对,改变以药品供应为中心的工作模式,提高窗口服务质量;自动摆药机等设备的引入,同样对提升门诊配发效率,提升用户使用体验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提供有效信息支持,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借助于药品信息系统强大存储和计算功能,即时对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即时统计和分析,便于药店在控制收入药品比例及时得到准确的信息,及时做出决策。同时药品相关数据也可以为开展临床合理用药检测提供数据支持,确保病人用药的有效、安全和经济;

  处方点评以及异议处方反馈流程使得门诊药房药学人员和门诊医生之间的互动成为可能,通过系统内部信息的相互交流,药房和临床科室之间在药品供求信息、不良反应信息和药物使用评价等方面就提供更多协调和交流,增加病人用药依从性,提高药店用药水平。

八、什么是智慧监管?

智慧监管,是2021年全国两会十大医药热词之一,流行于2021年3月

加快推进智慧监管,是适应新时代医药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提升药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药品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迫切需要

九、医疗废物掩埋要求?

第十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定期消毒和清洁。

十、医疗废物管理标准?

第一条 为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管理。

第三条 卫生部对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实施监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实施监督。

第二章 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职责

第四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第五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并落实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及发生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内容包括:

(一)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各产生地点对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和工作要求;

(二)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的产生地点、暂时贮存地点的工作制度及从产生地点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的工作要求;

(三)医疗废物在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运送及将医疗废物交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的有关交接、登记的规定;

(四)医疗废物管理过程中的特殊操作程序及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

(五)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

第六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置负责医疗废物管理的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二)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

(三)负责组织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

(四)负责组织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工作;

(五)负责有关医疗废物登记和档案资料的管理;

(六)负责及时分析和处理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其它问题。

第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并在48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调查处理结果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每月汇总逐级上报至当地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每半年汇总后报卫生部。

第八条 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12小时内逐级向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6小时内逐级向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6小时内向卫生部报告。

发生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传染病传播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九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所需要的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和紧急处理知识等,制定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三章 分类收集、运送与暂时贮存

第十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实施分类管理。

第十一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

(一)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二)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三)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四)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五)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六)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七)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八)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九)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十)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第十二条 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应当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

第十三条 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第十四条 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第十五条 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第十六条 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第十七条 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

第十八条 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第十九条 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

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第二十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第二十一条 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的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达到以下要求:

(一)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

(二)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三)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四)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

(五)易于清洁和消毒;

(六)避免阳光直射;

(七)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第二十二条 暂时贮存病理性废物,应当具备低温贮存或者防腐条件。

第二十三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医疗废物交由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依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

第二十四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第二十五条 医疗废物转交出去后,应当对暂时贮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第二十六条 禁止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

第二十七条 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自行就地处置其产生的医疗废物。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应当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当消毒并作毁形处理;

(二)能够焚烧的,应当及时焚烧;

(三)不能焚烧的,应当消毒后集中填埋。

第二十八条 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一)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二)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方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三)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四)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五)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六)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

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第四章 人员培训和职业安全防护

第二十九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本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认识。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第三十条 医疗废物相关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当达到以下要求:

(一)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机构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项工作要求;

(二)掌握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

(三)掌握医疗废物分类中的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等知识;

(四)掌握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处置过程中预防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五)掌握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第三十一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接触医疗废物种类及风险大小的不同,采取适宜、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为机构内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

第三十二条 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机构内的相关部门。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对所辖区域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第三十四条 对医疗卫生机构监督检查和抽查的主要内容是:

(一)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及落实情况;

(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机构内处置的工作状况;

(三)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登记资料和记录;

(四)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中,相关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五)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上报及调查处理情况;

(六)进行现场卫生学监测。

第三十五条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或者抽查中发现医疗卫生机构存在隐患时,应当责令立即消除隐患。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医疗卫生机构发生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第三十七条 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传染病传播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第三十八条 医疗卫生机构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监测、调查取证等工作,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

第六章 罚则

第三十九条 医疗卫生机构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或者未设置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的;

(二)未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的;

(三)未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或者未保存登记资料的;

(四)未对机构内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采取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

(五)未对使用后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的;

(六)自行建有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医疗卫生机构,未定期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卫生学效果进行检测、评价,或者未将检测、评价效果存档、报告的。

第四十条 医疗卫生机构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设施或者设备不符合卫生要求的;

(二)未将医疗废物按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者容器的;

(三)使用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不符合要求的。

第四十一条 医疗卫生机构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传染病传播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医疗卫生机构执业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医疗卫生机构内丢弃医疗废物和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的;

(二)将医疗废物交给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的;

(三)未按照条例及本办法的规定对污水、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进行严格消毒,或者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排入污水处理系统的;

(四)对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未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的。

第四十二条 医疗卫生机构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的,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五十三条处罚。

第四十三条 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未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或者未及时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传染病传播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医疗卫生机构执业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医疗卫生机构无正当理由,阻碍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执法人员执行职务,拒绝执法人员进入现场,或者不配合执法部门的检查、监测、调查取证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医疗卫生机构执业许可证件;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 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本办法的要求处置医疗废物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传染病传播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医疗卫生机构执业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医疗卫生机构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本办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智慧城市的主要支撑技术有哪些?
医疗仪器设备应急调配制度和流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