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物联网云平台?
500
2024-04-26
物联网,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个相关产业圈。整个物联网产业包含许多行业的相互渗透和包容,而其能够通过互联网思维或者手段进行一个实体的整合,这就是物联网的本身体现和最终目的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泛在化末端感知网络、融合化网络通信基础设施与普适化应用服务支撑体系。
核心技术大概包括:
a) 感知:传感器技术(精度、功耗等);
b) 传输:无线传输技术(低功耗、自适应、时延、广域、接入量等);
c) 应用:数据处理(云计算、数据挖掘、多标准接口等)、信息安全
基本思想就是利用广播包,我们知道以太网在最底层是以太网数据包,无线则更是广播包,天线发送数据包到空中,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包,然后处理,供各层使用。
在应用层,UDP协议可以发送广播包,所以,APP或者PC程序,发送一个UDP数据包,在包中放置SSID跟密码,然后插座接受到该包之后,解析包,获得SSID跟密码,就可以配置自己,链接路由器了。
花了五个小时分析了汉枫的模块SmartLink的实现细节;
协议用了UDP广播数据包,手机向本地广播地址,端口49999,发送特定编码的数据包;
显然,模块可以嗅探到该数据包,无线数据包中已经包含了SSID,以及加密方式,所以,模块仅仅需要从数据包中推算出密码,就可以成功连接本地AP了。
汉枫用了一个很傻的效率较低的协议;
将每一个密码字符编码为UDP包负载的字节数,一个回车,一个换行以及密码字节数;
一个会话发送四次,再发送仅包含smartconfig的字符串的UDP包,如果模块配置成功,则回复包含mac地址的UDP包,手机从而知道了mac地址跟IP地址。
看似复杂,但仍然很容易猜测到,所以说很傻;
其实单数据包编码所有密码发送,效率最高,smartlink速度最快。。
此次协议分析,也让我得到了一个很可怕的结论,如果明文发送密码,那即使别人不知道WIFI密码,也可以嗅探到明文数据包,很为手机软件的安全性担心
华中科技大学 熊有伦院士及所在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02年开始介入RFID技术领域研究,先后承担 863项目支持的国内首套自主知识产权RFID标签封装设备研发、及物联网应用研究(解决方案)虽然专业不是叫做物联网专业,但研究领域是物联网领域 北邮 杨义先申请的物联网专业 教育部肯定能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