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量子计算?
500
2024-04-26
量子计算机已经初步成功了,只不过量子位数还有待提高,而且还处于实验阶段。至于民用则要很久。
中国有不少先进的量子计算机成果。其中,“九章二号”光量子计算原型机相关成果有重要意义 。“九章二号”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研制,从这个角度说,这一较大规格的量子计算机相关研发工作主要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于安徽合肥 。
另外,“祖冲之二号”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同样是中科大潘建伟团队的成果,也在合肥。量子计算领域发展迅速,未来随着技术推进和新成果出现,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
1. 在全球量子计算机领域,中国的“神威·太湖之光”位居世界第四。其峰值性能达到125,435.90Tflops,持续性能为93,014.60Tflops。
2. 量子计算领域的核心参与者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别:首先,国际科技巨头如IBM、谷歌和霍尼韦尔等公司积极投入研究。
3. 其次,量子计算初创公司,例如Rigetti和IonQ,也在该领域展现出创新潜力。
4. 第三类参与者为国家科研机构,包括美国的费米国家实验室(Fermilab)和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以及中国的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等。
5. 最后,剑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佛大学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也在量子计算研究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量子计算机有望问世,将挑战传统PC的统治地位?
全球范围内,量子技术正引发热议,其中量子计算作为量子信息技术的核心方向,备受瞩目。传统计算机的性能增长面临瓶颈,如功耗和通信问题,而量子计算机凭借其超并行计算能力,展现出显著优势。例如,对于300位数的质因数分解,量子计算机理论上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对于核爆模拟、密码等领域具有决定性影响,是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发展趋势。
各国纷纷投入研究,美国和欧洲尤为突出,如IBM斥巨资研发新一代量子芯片,微软也将量子计算列为重要研究方向。相比之下,中国在量子计算机领域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势头强劲。国家需要加大布局,将量子计算机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重视量子计算人才的培养,以推动技术进步。
对于量子计算机的出现时间,业界预测不一。比尔·盖茨预期在10年内,量子计算将应用于云计算;欧洲科学家的《量子宣言》预测,通用型量子计算机可能在2035年前实现。我国科研人员乐观估计,量子计算机的出现可能在10至15年内,那时,传统PC的主导地位或将被挑战。